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德育随笔 >> 正文

从最质朴的教育找寻教育的原点 ——细读《帕夫雷什中学

时间:2023-03-23 作者:杨晓俊 点击:[]

教育是永恒的命题,教育也是常新的焦点。伴随着时代与社会条件的变迁,教育的视角、观点、体系、概念也都在不断地变迁中。自然地,教育者们会去研究、聚焦最新的教育领域,用最新的教育话语来表述与展示自己的观点,用最新的教育视域来进行教育的研究与实践。

只是,在眼花缭乱的概念之后,还是有教育最质朴的一面,那就是:实实在在,不需要过多解读便可以直接付诸于教育实践的做法与经验。这就是所谓最质朴的教育,而从最质朴的教育之中,总是能够找到教育的原点。《帕夫雷什中学》就是这最质朴的教育所在,于是,我们就可以从中追寻教育的那些原点。

所有教育研究的第一原点:实践与思考

“笔者 33 年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。”

——摘自《帕夫雷什中学》前言研究,是需要有对象与经历的。有对象,则意味着教育者的研究是有佐证,

有来处,有去处的;有经历,则意味着教育者的研究是从时间的变迁中寻得规律或某种常态的。

所以我们要让更多一线的教育实践者,带着他们经年累月的教育经历来进行探索与思考。用他们眼中的教育对象与他们的教育经历来做好教育研究。

然而,要实现上述的可能,除了制度的变迁外,我特别想说的,便是需要对教育研究“怯魅”。教育研究可以是高深的理论思考与规律总结,可以是对教育、心理、管理等各个学科前沿探究之后的成果,但更可以是一线教师的点滴思考、做法的记录。

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原点:全体教育者的团结

“我校教师集体是一个志同道合者的创造性友好群体,这个群体中每个人都为集体的创造作出个人贡献;每个人借助于集体的创造在精神上得到充实,同时他又使他的同事们在精神上充实起来。”

——摘自《帕夫雷什中学》,第41页学校是一群教育者撑起的教育殿堂。每一个教师都是这座殿堂得以无惧风雨、

创造彩虹的最坚实的廊柱。什么是“志同道合”?同什么志?合什么道?应当坚定而明确地认识到,学校教师都需要有着“我为了育人、为了推动学生成长而成为教师”这样一个志向,都需要走“遵循科学教育规律,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行” 这样一条职业道路。

诚然,教师也是一个个有着自己思维与追求的个人,这样的个人必然有其“私”,但却无碍于他们有着共同的“公”。当全体教师成为了志同道合的群体,也只有当全体教师是志同道合的群体时,集体的创造才能依赖于每个人的贡献,而每个人及其同事又因着这样的创造“在精神上充实起来”。

作为学校的领导者,也是教育者的一份子,也要让自己成为这个创造集体的人群中的一员,给予教师荣誉、尊重、信任。自然的,教师们也应当给予领导者及同事们尊重、信任及托付。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“全体教育者的团结”。

唯有这样的领导者与教师的关系、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系,才有学校这样一座教育殿堂的巍然矗立,才有成功的教育事业。

学校建设的原点:围绕学生成长而建设

“学校的物质基础,首先是一个完备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条件;其次,它又是对学生精神世界施加影响的手段,是培养他们观点、信念和良好习惯的手段。我们把孩子周围的一切都利用来服务对他进行的体、德、智、美诸方面德教育。”

——摘自《帕夫雷什中学》,第105页任何建设,都有其负责的对象,或者我们可以称之为其需要满足的期望来自

何方。

学校的建设,当然也有其建设最终需要满足的期望所在。这样的期望来自何方?可能来自某个文件的规定,也可能来自某个上级部门的考核规条,更可能来自家长、社会对一个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内心想定。

但这样的选择,总是有曲折的感觉,总是有绕了一圈的嫌疑。所以苏霍姆林斯基所说“把周围的一切都利用来服务对他进行的教育”中的他,才是最直接、最应该值得期待的人,这就是学生了。

帕夫雷什中学的孩子“经常呼吸田野和森林地带含氧极丰富的空气”,这是学校选址对他们期待的满足;“校长应当尽可能接近孩子们,应当感受到整个集体的生活脉搏”,这是校长对他们期待的满足;另外,书中,苏霍姆林斯基还不厌其烦地一一介绍了学校的每一个活动室、每一个种植区、每一处小陈设、每一个小车间是为了学生们学什么做什么乃至感受什么而设,者就是一处处细节对他们期待的满足。

这样的一所学校,可以说真正地是围绕学生成长而建设了。我们今天的学校在种种宏大而精巧的设计与建造背后,也不应该忘了它本来应该有的样子:围绕学生成长而建设。

德育的原点:教会孩子在社会与人们中间生活、劳动

“我们通过培养孩子遵守起码的道德原则的习惯,做到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幸福地生活和劳动,培养他们一些初步的公民动机和对集体、对社会利益的初步的关心。……教儿童在社会中、在人们中间生活——意味着教他们如何做出社会行为、也就是教他们处世待人。”

——摘自《帕夫雷什中学》,第183页德育总会被赋予崇高、宏大的使命与追求,这是当然的,也是必然的。不过,

当我们追求德育的原点时,既要有这样高处的追求与渴求,但也不该忘记俯下身子,寻找脚边最容易看见的风景,甚至这样的风景才是一切伟大的开端。

在帕夫雷什中学,孩子在七八岁时开始种植果树,“到十二三岁时就能看到亲手建成的果园了”,于是劳动的幸福就这样产生了,而这样的劳动不仅是为自己,也是为集体服务的工作,道德的行为也就这样产生了。

还有太多的细节,在帕夫雷什中学被提及了。纸屑被要求捡起来扔进垃圾箱;

劳动工具要记得磨一磨再归还;借阅的书本在归还时应当比借到的时候更加完好。这样的一处处细节的教育,都不是宏大的宣教与灌输,而是在默化中逐渐表现出对他人、对劳动、对公共的一切的尊重,这就是处世待人的方法,就是“教儿童在社会中、在人们中间生活”。

甚至书中还提到了对待妇女,帕夫雷什中学这样教育孩子:要尊重妇女。对待妇女的态度,是道德修养的一面镜子。爱一个妇女意味着首先要使她快乐,意味着创造快乐气氛。如果你看到有人欺负妇女,你要去制止,要惩罚肇事者。

这样的教育,几乎兼顾到了所有的细节,实实在在且不厌其烦地指出了所有应当注意的地方,提出了具体可以的做法,这样的德育确实是从原点出发。

细细地读完《帕夫雷什中学》,这样的一本历久却弥新的教育著作,还有太多本文中来不及提到的亮点,如体育、如劳动教育,等等。都是最质朴的文字, 最细微的观点,以及林林种种看似琐碎却包罗万象脚踏实地的做法。

因此,我们还是可以好好阅读这样质朴的教育,也让我们的思维回到教育的原点,寻找教育本该有的最初的样子。

上一条:理解是破除偏见的开始
下一条:表达体系视角下的探讨 | 职业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筑牢

关闭

校址:无锡市广瑞路390号    邮编:214011

电话:0510-82409078  苏ICP备05002281号

Copyright ©2006-2021 版权所有 © 无锡开放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