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安全知识 >> 正文

“教工数据意识强 校园信息壁垒坚” ----守护校园信息安全,从提高教职工数据意识做起

时间:2025-06-06 作者:信息与资源建设处 点击:[]

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,数据安全已不再是“技术人员”的专属话题,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的责任。近年来,高校因教职工数据泄露引发的安全事件屡见不鲜,轻则遭受网络骚扰,重则造成财政损失与法律风险,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声誉。

数据泄露可能会带来的一系列严重后果。

1. 身份信息被滥用

教职工的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码、职务信息等一旦泄露,极易被不法分子用于网络诈骗、非法注册账户、申请贷款等非法用途。

2. 财产与账户安全受到威胁

邮箱、政务系统、教务平台、工资系统等被盗用或破解,可能导致工资卡被篡改、账户资金被转移,甚至影响职工个人信用记录。

3. 敏感教学与科研资料外泄

教案、论文、教学成果等文档一旦通过邮箱或云盘泄露,轻则导致知识产权流失,重则影响科研项目申报及评审。

4. 对学生与学校造成间接影响

一旦教职工数据被攻击,黑客可借此入侵校园系统、篡改学生成绩、获取大量学生个人信息,形成连锁性的数据灾难,严重者还可能引发校外舆情与监管问责。

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预防数据泄露?

1. 强化安全意识,筑牢第一道防线

- 牢记数据安全红线:未经授权不得通过微信、QQ、个人邮箱等方式传播含学生信息或教学计划的文件。

- 警惕社工陷阱与钓鱼邮件: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邮件链接、不下载可疑附件,看到“校长”“财务”“公检法”类名义的信息要特别小心。

2. 养成良好用网习惯

- 使用强密码并定期更换:避免设置如“123456”“abcd1234”类弱密码;不同平台设置不同密码。

- 及时注销不再使用的账户:如旧平台、外包网站、项目论坛等,防止历史数据被黑产利用。

3重视办公设备与信息系统使用规范

- 笔记本电脑、U盘加密:个人或单位设备遗失后易成为泄密源,务必启用系统加密和远程锁定功能。

- 不要将敏感数据保存于个人云盘或非官方平台:应优先使用学校信息中心统一部署的系统。

4. 遇有泄露迹象,及时报告处理

一旦发现个人数据可能被泄露,应立即修改密码、通知学校信息中心,并配合调查处理,最大限度控制影响范围。

数据安全无小事,防范意识是最好的“防火墙”。每一位教职工既是信息的使用者,也肩负着守护校园数据安全的责任。让我们共同提高防护意识,规范操作习惯,为构建安全、有序、可信赖的校园数字环境贡献一份力量!

上一条:网络安全知识科普
下一条:2024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

关闭

校址:无锡市广瑞路390号    邮编:214011

电话:0510-82409078  苏ICP备05002281号

Copyright ©2006-2021 版权所有 © 无锡开放大